Reflection from Points of You® Workshop
「教練」兩字漸成近年顯學。這裡指的不是前陣子導讀的矽谷團隊心法,而是正統教練協會 (ICF) 所倡導的各式引導技巧 — 最為人熟知的便是知名思想家 Marshall Goldsmith 的各種方法學。許是太常協助新創團隊解決各種「打帶跑」的挑戰,愈協助釐清問題的真相、也愈常有機會與自己對話:「如果早知道…我會不會選擇….」。而在參加《火箭模式》教練坊,受到前輩們的啟發後,今天得以一窺 Points of You® 這套有點玄的團隊教練工具。
The Rocket Model — The Building High Performing Team
*** 這是望見另一座名為「團隊引導教練」聖母峰的工具書!!***(不是誇飾法)過去年中就會作完年度計劃,今年公務家庭社群間互有拉扯,加上要求自己「樹獺模式」慢活,終於在 Q4 可以實踐送給自己的學習禮物 😊 - 小時候會把便當錢省下來買書,長大後就是每年安排學習計劃 - 曾去過 SHRM,ATD-APAC,加入 P 社後去 Slush Tokyo、上海 HRVP 高峰會,今年除了 輔導新創團隊 磨練組織診斷技巧外,終於找到一堂有趣課程探索「團隊效能指數」TQ 💡
時序來到夏末的《火箭模式》新書發表會。依稀記得我的前輩圈裡不重覆的三個人分別私訊我:「誒、Michelle 你應該會去這個活 …
Why Culture Matters to Startups
前言:經歷像「祭り」般的 南區數位創新職涯博覽會 後,恰巧有機會和幾個新創團隊小聊「如何把高大上的創辦理念轉化為團隊文化」,故以活動分享的幾個切點,簡單說明這個很重要(所以要*說*三篇)的組織發展策略,以得支撐新創火箭在升空前最怕的事:「啊人哩?不是說好要一起組建很酷的產品,怎麼一回頭都不見了?」 — 沒對的人才就無法有源源不絕的動能支撐創意,然後拯救世界(x) 用好創意(o) 改善或創造更棒的未來 :DOS:以下是收斂輔導十來家新創/與創辦人對談後的最核心問題,有預感再過一段時間 revisit 可能會有不同變化。畢竟人是有溫度的動物,不單是 0/1 就能 100% 抓出機器般模組 XD---
想多了解和團隊文化組建相關的點子,這裡推薦另外兩篇文章:#1 借鏡巨人肩膀的書單 >>> https://reurl.cc/4momjY
#2 看看 P 社 HR 怎麼作 >>> https://reurl.cc/yg7gLy
Reflection from “Monday Morning Leadership” #7 — Buckets and Dippers
4 ways to fill buckets:
1. Know the main things
2. Give feedback on performance
3. Provide recognition
4. Communicate the team scoreThe more buckets you fill, the more your bucket is filled.裝桶的四大方法:
1. 掌握首要目標
2. 提出對績效的回饋意見
3. 表揚隊友
4. 適時給予團隊評價你越努力裝桶,自己的桶也會越充盈。
Reflection from “Monday Morning Leadership” #6 — Do Less or Work Faster
DO LESS or WORK FASTER- Your time is your responsibility. Take control of your time so you can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.
- Look for small increments of time by prioritizing, limiting interruptions, and effectively managing meetings.效率!效率!- 規劃時間是自己的責任。只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時間,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。
- 透過 …
Reflection from “Monday Morning Leadership” #5 — Hire Tough
故事軸線來到主人翁勇於作出「請走不適任員工」的橋段。在實務中我們都知道要「好聚好散」其實是門藝術,因此嚴謹地沙盤推演、立場堅持地「就事論事」著實不易;畢竟如書中所述「公司中最重要的財富,精確點來說,是合適的員工」(The most important assest in your company is having the RIGHT PEOPLE on your team.)。摘要幾則書中建議,同時分享實務作法。
"The first mistake some people make in interviewing is lack of preparation...Eve …
Reflection from “Monday Morning Leadership” #4 — The “Do Right” Rule
如果要我選出一個在職涯發展上最重要的特質,我會選擇 Integrity — 根據 Cambridge Dictionary 網站定義,"the quality of being honest and having strong moral principles that you refuse to change",不僅是人資從業者最應具體實踐的信念,也是許多職人躍升要角時的道德挑戰「我要怎麼忍住誘惑,展現公正,『堅持勇於做對的事』?」
主人翁傑夫很快就遇到了這樣的為難處境:在盤點團隊人力時,他發現自己的評估有嚴重的人為偏誤,過去他所仰賴的 top perfo …
Reflection from “Monday Morning Leadership” #3 — Escape from Management Land
在導讀前想先分享一份報告:根據 OECD, PISA 2018 Database (國際學生能力評量)調查指出,「許多亞洲國家的學生對失敗的恐懼最大…而女孩對失敗的恐懼更大」,(也許有點意外?)「台灣學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!」 — 主因來自於「當我失敗,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」的心理包袱。
恰巧七月底受邀導讀《教練》,對於書中提倡「最佳團隊擁有最強的心理安全感,而安全感源於成員之間的信任」的心法感觸頗深 — 失敗後能奮起,便是刻意練習不因上述心態造成信念動搖,相信團隊互相支持的力量,正視令你最 uneasy 的痛點,虛心接受批評,緩步而堅定地修 …
Reflection of “Trillion Dollar Coach” by CMX Bookclub
直到上了計程車那一刻我還是覺得很納悶:在紙本式微的年代,竟然還有一群每月嗑書砥礪共好的年輕人,以每月至少四本的進度,相互反饋與激盪(這種又累又緊繃又熱血投入的狀態,#像極了愛情)
Reflection from “Monday Morning Leadership” #2 — Keep the Main Thing the Main Thing
延續上篇,傑夫在述說團隊的困境時有沒有很似曾相似呢?
「…我不確定自己在領導能力方面是不是有所成長;雖然我設法承擔部門內的一切責任…但是每當我們解決一個問題…這些問題就像火苗一樣四處亂竄…雖然我確信下屬們都知道自己的職責,但工作卻一直無法順利」
舉例幾個這幾年不少新創團隊在「轉大人」的過程中曾提出的相關問題:
1. Some team member having trouble to understand what “Ownership” means?
2. 在目標設定時,如何給予隊友協助或建議,幫助他們跳脫框架、舒適圈,鼓勵他們勇於 …
About